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当前,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提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淮河文化的软实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12月14—15日,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展开深入研讨。
1、制定和实施淮河文化发展战略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提出,淮河文化具有民为邦本的人文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传承发展淮河文化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提出,要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淮河文化深入研究,探讨淮河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淮河文化发展趋向,努力实现淮河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要全面梳理和总结淮河历史文化遗产,制定和实施淮河文化发展战略,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实现安徽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要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发展和科学发现的规律,注重培养相关人才的科学、批判和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要重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创办外文网站、加强国内外知名网站的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全方位传播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说,开展淮河文化研究,要提高对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增强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注重对淮河文化当代性的关注,以此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强调,淮河文化主要由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楚文化交汇形成,具有兼容开放的文化特质。因此,淮河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理清淮河文化的区域界定、内在特质及其与其他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2、《淮南子》丰富了研究成果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填补了以往学界研究成果的空白,使相关研究更加系统深入。
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吴静表示,《淮南子》首次全面载录二十四节气,且记述方式并非简单征引,而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密计算与推演,其文献的创新性价值不容否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提出,二十四节气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方面向世界标示了中华遗产的丰富多元,另一方面生动示范了如何传扬传统文化。
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丁立福比较了两种版本的《淮南子》英译作品后建议,典籍译本要尽可能地提供种类较为齐全、内容较为适当、篇幅较为适度的文本,为读者构建有效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提升译介效果。
3、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会议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在淮河文化理论体系研究、淮河文化人文内涵、地域特征和时代价值研究、淮河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和淮河流域各省市协调发展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提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体现了治淮理念从传统的防治水患转变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他建议抓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淮河韵味提升工程、水利遗产文旅结合发展工程和淮河文化传播交流工程,充分认识和挖掘淮河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和皖北振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认为,淮河文化和生态经济带建设必然会要求推动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并就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基础和路径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建议,依托皖北大运河世界遗产建立隋唐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集中展示和弘扬中华传统水文化,使之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韦伟提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创新思维,走高质量发展新路。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程必定建议,要抓住淮河流域“水文化”特质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发挥“水文化”的功能,加快皖北振兴。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冯德连提出,要挖掘淮河文化优秀人文内涵,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旅游事业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方式之一。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表示,要高质量构建“天下淮盐”特色旅游圈。亳州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教授陈德琥认为,淮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应围绕绿色长廊、多方联动和项目引领等协调发展策略,建构带状发展空间。
论坛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共淮南市委联合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