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亳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既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质的区域性课题,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带有普遍共性的课题;既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破茧振翅,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一个典型标本的剖析,又是在当今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科学相结合,产生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研究意义
研究亳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既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质的区域性课题,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带有普遍共性的课题;既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破茧振翅,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一个典型标本的剖析,又是在当今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科学相结合,产生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1、 亳州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标本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在物质形态上使人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氛围或民族文化特征,凝缩着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域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深层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历史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
就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而言,目前我国由国务院审批公布的有三批,加上11座增补城市,全国共计110座。亳州于1986年被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三县一区,其中涡阳县和蒙城县还是全省历史文化名城。“一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二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同在一市,使得亳州在研究上具有典型的选样意义。
从地理位置上讲,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腹地,涡河之滨,正处于南北文化融合和碰撞的结合部,对这里文化旅游业的研究,对于如何振兴周边区域和相似区域的文化旅游业具有很强的辐射优势和借鉴意义。
2、 亳州自身具有进行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的迫切性。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还是著名的酒乡和药都。但是2007年亳州旅游收入仅9.7亿元,其中文化旅游的重要核心收入,文化文物景点景区的门票收入不足500万元,亳州最好的文化旅游景点花戏楼,年接待人数只有6万人左右。一方面亳州的文化底蕴和遗存让人自豪,一方面亳州文化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却相对较低,这一现状尚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资源禀赋不相协调。
当前,安徽省提出构建全省旅游“三大板块”的发展战略,亳州市作为“新皖北”旅游区的中心城市,被列入全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亳州市二次党代会和市人代会指出:要大力推进“皖北旅游中心”建设,打好中国优秀城市和历史文化名人、名城、名胜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对文化旅游的研究、运用和开发对于亳州将起到破茧振翅、一活皆活的推动作用。
3、 亳州历史文化的资源和特质具有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可研究性。
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和后铁营、马庄等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类部落氏族。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较高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朴实动人的审美情趣。古时亳州北联汴洛,南系淮泗,被称为“南北之门户,淮西之都会”。曾为商汤都城、三国曹魏陪都和元末红巾军韩林儿龙凤政权的都城。因而,亳州又号称“三朝古都”。
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哺育出了无数名扬天下、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著名思想家老子、一代圣贤庄子、魏武帝曹操、神医华佗、巾帼英雄花木兰、道教宗师陈抟、著名诗人李绅、画家曹霸、捻军首领张乐行等都出生于亳州。
悠久的历史,给亳州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物资源。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8处、县区级120多处。类别有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生物等。较为著名的有亳州市区的花戏楼、地下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道德中宫、汤王陵、华祖庵、薛阁塔,蒙城县的尉迟寺遗址、万佛塔、文庙、庄子故里,涡阳县的太清宫、范蠡墓、张乐行故居及捻军起义旧址,利辛县的伍奢冢、纪家塔等。亳州地下文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境内出土文物近万件,种类涉及石器、青铜器、陶器、玉器、瓷器、金银铜器、古生物化石等,许多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另外,亳州老城区古街巷明清风貌犹存,钱庄、会馆院落格局犹在。
二、亳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要想在旅游业中独树一枝,必须发挥其文化特色,注重提炼古文化中与现代城市发展相关的优秀特质,在前者丰富性、复合性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主题与特色。
亳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亳州文化的内涵及定位,文化内涵如何向旅游产品和服务转化,文化旅游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亳州文化的内涵及定位
亳州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历程,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一种“复式文化”,它包含了几个层次,叠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亳州文化的复式结构,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商楚文化是亳州文化之根
亳州是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3700多年前,商成汤王定都于亳。现亳州境内发现十多处商文化遗址,代表商代文化最具特征的青铜器和卜骨已经发现。1956年省文物队在这一遗址中发现许多碳化小麦粒,后被中国科学业院命名为“中国古小麦”。
汤伐桀取得天下的时候,位于荆楚之地的楚族也逐渐兴盛强大起来。商南击荆蛮,将高度发展的商文化带到长江流域,反过来促进了楚文化的发展,商楚文化的汇流从此时起已有了初阶。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兵伐陈,取焦(今谯城)、夷(今谯城区城父镇,系全省历史文化名镇)。此后400多年亳州一直是楚国的领地,楚文化开始与源远流长的商文化汇流,推动了亳州地域文化的发展。
2、老庄道家文化是亳州文化之魂
老子出生在亳州涡河河畔的赖乡曲源里,庄子生活在蒙城,并在此做过漆园小吏。就其思想诞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看,老子思想与商代发展起来的农耕以及地处中原旷野开阔有关。老子“清静无为”的自然观,“无为而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所包容的思想容量,是对商代以来农业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哲学概括。
老庄文化是商楚文化汇流的产物,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它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灵魂。
老庄之后,亳州又出现了道教名士陈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成为亳州文化最具影响力的灵魂,也是亳州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3、三国魏晋文化是亳州文化之骨
汉末时期,曹魏集团崛起,以谯为基地,纵横捭阖。在曹魏父子的身体力行和倡导下,迎来一个思想解放时代。曹魏父子“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唯才是举,打破了儒学的禁锢,为思想解放打通了道路,同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文史著作和兵书,云蒸霞蔚、盛极一时。
魏晋文化容纳道家、佛学和玄学等思想,形成了一种幻想的、实用的、开放的精神和姿态,因而出现了一股新颖先进的思潮,这就是魏晋玄学。由于魏晋玄学提倡放任旷达,任性自然,往往以酒表达情性,从而培育出了较为丰满的酒文化。曹操唱出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莫不嗜酒放性。曹操曾向汉献帝献“九酝酿酒法”,亳酒因而得“贡酒”之名,这就是今天享誉国内外的“古井贡酒”的前身。
曹魏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中医学家华佗。以老庄思想为指导的道家讲究养生术,烧丹炼汞,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华佗这样的大医学家,而且亳州及亳州籍人所著各种中药著作相继而出,可以说出现了一个医药经验大总结的时代。这也奠定了亳州“药都”的历史基础。
亳州三国魏晋文化不仅包含着汉文化、三曹建安文化还有魏晋玄学以及酒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其思想解放、博大包容创造了亳州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又一个繁荣时代。
4、明清商业文化是亳州文化之韵
明清两代以涡河航运为依托,亳州出现了繁荣的商业文化,至康、乾盛世时,当时亳州共有街巷一百八十一条,大多与商业有关,如:“白布街”、“帽铺街”、“炭厂街”、“席市路”、“牛市街”、“猪市街”、“打铜巷”、“老花市”、“驴布街”、“马厂街”等等,名目繁多,其可谓百物汇聚,五行八业各显神通。
商业的繁荣还出现了大量的商业会馆,如:山陕会馆(今国保文物单位花戏楼)、江宁会馆(今省保文物单位)等,还出现了较早的商业银行,如:南京巷钱庄(今省保文物单位)等,今天的亳州古城大多是明清商业文化的承载物,明清商业文化是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在亳州文化中虽然不及商楚、老庄和魏晋文化绚丽多姿、影响之深,但它以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承载着亳州一段辉煌的历史。
5、中医药文化是亳州文化之脉
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周初“武王克殷,封神农之后于谯之地”,药材采集业由此开始发展;东汉神医华佗生于亳州,开辟第一块“药圃”,亳州开始种植药材,并且代代相传;明清以来,亳州不仅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中药材集散地,而且药膳、药酒、药茶、药浴等行业的兴起,更使亳州中药文化丰富多彩。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近65万亩,约占全国的1/10。按GAP标准建设的中药材示范基地3个,面积近3万亩。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
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有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亳州市药用植物园,有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安徽沪谯中药文化博览园。这都为中医药文化向旅游业的渗透创造了条件。
任何地域的历史和文化都没有断代,亳州文化也是如此。亳州文化主要由以上五个方面叠合组成了“复式结构”。亳州今天出土的文物,地上的文物和遗址大多数都存在于这五个文化带中。
(二)文化内涵如何向旅游产品和服务转化
把文化内涵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服务,打造亳州文化旅游品牌,是亳州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
1、把文物景点融入文化带中,整合打造文化景区。亳州地上文物很多,具有游览观光价值的已经对外开放,但都呈点状分布,规模小,而且主观表达文化内涵也呈点状孤立。如亳州国保文物单位景点花戏楼,主要内容就是戏楼的砖雕和木雕,景点游览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导游最大游览时间为30分钟。游客不能全面感受到相对完整的亳州的明清商业文化。因此必须把花戏楼景点和古城老街联合起来,并扩大景点规模,形成一个较大的景区,把文物放入文化带中,在景区内全景式地展示亳商文化。为此我们正在设计花戏楼景区的规划,包括现景点的包装,还把景区规模扩大3倍,到涡河岸边,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或建设亳商文化博物馆、仿古码头、明清商业老街、露天戏曲舞台、药膳堂、园林休闲区等,和北关历史街区及钱庄等一起全景展示亳州明清商业文化。
2、根据文化内涵定位,围绕主要文物和遗址,恢复建设一批文化建筑和设施,诠释亳州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亳州文化品牌。比如亳州省保文物景点华祖庵,解放前后,华祖庵旁还有神农衣冠冢、先医庙等建筑,十分完整地表达着亳州从神农开始,到华佗鼎兴,以致后世崇医种药的中华中医药文化。所以应该根据历史资料恢复建设神农衣冠冢、先医庙等建筑,扩大核心景区规模,丰富文化内涵,打造更具特色文化的旅游品牌。
3、围绕亳州文化,研究开发旅游文化商品。文化旅游商品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要把亳州旅游的商品都打上亳州特色文化的烙印,让游客“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带得走”。非物质的主要是一些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比如亳州每年的药交会、华佗祭祀活动,还可以策划一些如神农或先医的祭祀活动、民俗文化节,亳商-晋商交流活动等等。
4、提供特色旅游服务。特色文化旅游服务主要是利用亳州的中药和酒文化,开展品尝药膳、药茶、药酒,体会药浴、中医按摩、推拿等养生保健活动,
文化旅游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大力推进亳州文化旅游,就必须研究适合亳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培育旅游企业集团,使之与亳州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相适应,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亳州文化旅游发展服务。 文/在涡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