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至花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雨后
四十载传承我不悔
“正月里,什么花儿开?单杆独苗,什么人那手牵手,通到了杭州?二月里 ……”多么动听、熟悉的家乡小调,铿锵的锣鼓、美妙的乡音,家乡方圆数十里的人们一听就知道那里正在大放花灯。
东至花灯之“磨盘灯”由皖赣边界传入东至县,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一直为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李氏家族传承。磨盘灯,灯体罕见,主体结构是:中心轴上装有两个木盘,一大一小,两盘平行,形同磨盘,故得此名。四周用红布遮挡,灯架上扎有五色花鸟、禽兽装饰等物,顶端有四角凉亭。上盘站着一对少男,下盘伫立着四位打扮娇艳、手提灯笼的小姑娘。灯中两人推动磨盘轻轻转动,灯上的六位少男少女与灯下五位骑着五彩大马的姑娘们一唱一答,唱词多是徽调《仙女下凡》、《报花名》以及民间歌谣。人随盘转而飘舞,鼓乐随风而飞扬,灯下五马奔跑,疾步如飞,灯上百火齐明,流光溢彩,把乡村的夜晚映照得红红火火。
李雨后,男,汉族,农民,生于1954年2月10日,“磨盘灯”第七代传承人,现居住在张溪镇东湖村先锋组,这里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听当地老人们说,他们这个村庄历史很久,人们向来都爱好娱乐活动。大概在300多年前,这里的老祖先们就从皖赣边界引进了磨盘灯。逢年过节,东湖村的人们利用它就可大显身手,为千家万户带来不少欢笑。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磨盘灯”在年岁大的传承人的组织和带领下,开始了较为广泛的灯舞活动,然而受“四清”、“文革”等因素干扰和“左”的思想影响,传承人渐渐稀少。
李雨后记得自己刚接触“磨盘灯”的时候,一位年岁大的传承人对他嘱托:“磨盘灯是咱东至很有影响的灯舞,你应该为它的发展壮大尽心尽力。”从11岁开始他就接触并喜欢上了磨盘灯灯舞,平时在边看边学中,还参与了灯舞表演,先是在灯舞中扮“小鞑子”。“小鞑子”,形象可爱,八字胡须,黑色眼镜,头戴顶子,穿羊皮袄,红彩裤,黑薄底短靴,右手拿长杆烟袋。三四年就熟练了这项灯舞的各项套路,15岁他开始学习扮“老鞑子”。“老鞑子”头戴戏曲表演用的狮子盔,口戴“白扎”,穿黄色衣,腰系白色大带,红彩裤,黑薄底短靴,右手握纸扇灯,扇柄有铁环,灯内燃烛,在灯舞活动中,显得滑稽、风趣。
17岁时他已能够组织灯舞的各项活动。1980年开始,他授艺于村中小青年,教灯舞中的老徽调《贺府》、《陈德借兵》等折子戏唱段和黄梅小调及当地民歌。他认真履行东湖村约定俗成的传承人(领队)的职责,参与县文化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和各项大型灯会活动。他先后组织本村群众集体学习磨盘灯灯舞套路、表演等30多次。磨盘灯在李雨后的精心组织和参与下,渐渐恢复了正常活动。1982年,参加了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新春灯会活动,被评为优秀灯种和优秀组织奖。1984年参加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新春灯会活动,被评为灯舞表演奖,后多次参加大型文化活动,多次获奖,他个人曾被评为文化活动贡献奖。
1984年,东至县开展了全县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磨盘灯被《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编写办公室录像并收录。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拍摄,在国内外播出。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次对磨盘灯进行拍摄,并向国内外播出,有力地促进了磨盘灯的传承和发展。
李雨后说,现在东至花灯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虽然自己年龄渐大,但也一定要为传承这一灯种继续努力。(文章来源:安徽群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