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乡土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乡土研究 

牢记伟人嘱托 加速跨越崛起
日期:2014-8-21  新闻来源: 安徽日报   浏览[2297]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也是邓小平视察黄山发表著名的“黄山谈话”35周年。35年来,黄山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把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变成美好现实——


打响“黄山牌” 打造六大战略平台

  7月11日上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指导,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故事片《邓小平在黄山》在黄山开机。该影片将艺术再现一代伟人与一座名山的故事,是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重点影视片之一。

  35年前,一代伟人邓小平以75岁高龄徒步登顶黄山,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点亮了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旅游发展的指路明灯,开辟了黄山改革发展建设的崭新局面。

  35年特别是近些年来,黄山市更加自觉地保护好黄山风景区这一国之瑰宝,探索出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先进保护管理措施,被誉为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风景名胜管理的“标杆”、中国旅游发展的“旗帜”,正在成为东方旅游走向世界的一张最靓丽名片。黄山市成功打造并紧紧依托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六大“国字号”战略平台,坚持特色发展和民生福祉并重。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推出“十大工程”、百个亮点建设、“百村千幢”及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四大整治”、改徽建徽、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美好乡村建设、百佳摄影点建设、关键区域控制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工作抓手,每年滚动推进600个左右、年度计划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2350亿元。2008年以来,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18亿元,惠及140多万城乡居民并连续多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正走出一条保护第一、特色取胜、协调发展、注重后劲、民生优先的新路。

  “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黄山人牢记小平同志的嘱托,从全省乃至全国大格局中定位黄山发展,精心打造城市品牌,努力提升黄山知名度和美誉度,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在中部六省率先摘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桂冠,成功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三连冠”并捧回 “长安杯”,目前正积极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并有望年内成功摘取。

推出“组合拳” 推进十大关节点建设

  近年来,黄山市紧扣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先后提炼出“抓发展必须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等12条科学发展理念,推出以“总体目标、战略平台、主要抓手、项目支撑”为主要内容的“四级设计体系”,组织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文化惠市、工业强市“四大战略”,持续推进“山、水、城、村、园、路、文、林、茶、民”十大关键节点建设,努力将黄山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

  ——以“系统化、数字化、精细化、人性化、国际化”为抓手,努力将黄山建成国际精品景区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同时切实抓好齐云山、牯牛降的保护与开发,让黄山的山更青。

  ——以提升治理综合效益和试点绩效为突破,强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太平湖国家生态保护专项,统筹解决好山、水、路、林、房、业、人等问题,让黄山的水更秀。

  ——以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具有黄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程,高起点规划建设好中心城区、各区县城和重点集镇、重要节点,让黄山的城更靓。

  ——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向生态优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发力,把更多的乡村打造成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让黄山的村更美。

  ——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为定位,加快推进以高铁、高速、机场为重点的现代立体交通建设,统筹实施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升级改造,让黄山的路更畅。

  ——以坚持“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和“三个集中”为原则,加快九大园区建设,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走具有黄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让黄山的园更兴。

  ——以推进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为重点,继续实施保绿、还绿、增绿、强绿、存绿、驻绿“六绿”行动,让黄山的林更茂。

  ——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休宁松萝等优势品牌为依托,着力抓好质量安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市场营销、品牌塑造、延伸加工、茶旅结合等工作,让黄山的茶更香。

  ——以文化惠市为己任,坚持传统和现代并举、传承与创新并行、产业和事业并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进,全面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百个亮点、百佳摄影点等重大文化项目,做强屯溪老街、徽州古城、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徽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壮大徽州“四雕”、文房四宝、万安罗盘、徽州漆器等骨干文化企业,让黄山的文更昌。

  ——以实施民生工程建设为着力点,统筹做好就业社保、就医就学、救灾救济、安全维稳等重点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黄山的民更富。

创新“发展经” 创造黄山美好明天

  黄山人清醒地意识到,“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还在进行时,“成为全国最富的地方”还有很大距离。近年来,黄山市更加注重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把黄山的事情办得更好。

  在发展实践中,黄山市总结提炼了“八种理念”: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符合黄山实际的发展理念、思路、目标、战略,不争论、不折腾、不停滞,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三是各级领导保持“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施政胸怀,既要算眼前账、即期账,更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沉下心来多做打基础、强特色、增后劲的事。四是干任何事都要上心,讲责任、讲担当,干就干好,做到规划不留遗憾、建设不留遗患、发展不留遗恨,真正对历史、对未来负责。五是营造讲党纪、守规矩、严程序、重廉洁的从政环境,旗帜鲜明地保护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人,强化能者上、庸者下的导向,树立鼓励干事、崇尚创新、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风尚。六是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严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执行力。七是用开放思维和改革举措,认真研究和深度谋划黄山未来的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八是以共同的事业凝聚人心,形成全市上下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的干事格局。

  在工作推进中,黄山市坚持“七个凡是”(凡是已经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必须超额完成;凡是原来获得的先进和过去好的做法都必须继续保持;凡是各项考核工作都必须争先进位;凡是既定的各项争创目标都必须奋力争创;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增长点都必须巩固放大;凡是外地的先进做法都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凡是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指标都必须奋力赶超)的要求,创新科学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快乐工作法“三种工作法”和把准方向、超前谋划、善抓关键、统筹兼顾、用心去干、务求实效的“六要诀”;在项目建设上,坚持“五个一批”(开工新建一批、续建提速一批、对接争取一批、谋划储备一批、对外招商一批)的工作思路,以及讲科学、讲民利、讲质量、讲效益、讲程序、讲协调、讲进度、讲廉洁的“八讲”要求,建立了项目生成、责任、协调、服务、督查、通报和考评“七项机制”。

  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黄山谈话”的精神历久弥新、启示历久弥深。黄山人将始终按照“黄山谈话”指引的方向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力争早日把黄山市建成国际旅游示范区、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华文明展示区。


↑TOP
上一篇: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下一篇: 立法保护“活态文化” 传承非遗留住“乡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回家:中国人的春节咏叹曲(二)
·安徽省社科院史学专家撰文阐述淮
·立法保护“活态文化” 传承非遗
·激活乡村文化资源
·如何留住乡愁
·农民文化乐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标
·走出徽州看“徽学”
·过一个绿色清明节
·保护徽州古建筑重在保住“五制”
·“农根文化”真得味
·“草根宣讲”入人心
·安徽新农村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