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有“贡菜” 享誉海内外
义门,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镇和军事要塞。春秋时楚灵王在此戍边,先哲老子,曾多次到义门传道。唐朝时义门曾设“真源县衙”。
义门镇是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清乾隆年间,苔干曾被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故称“贡菜” 。如今苔干产品除内销上海、武汉、广州、重庆等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
苔干的传说
来到义门,记者不禁被镇上大大小小的寺庙所吸引,千佛阁、玄帝庙、龙王庙、城隍庙等, 十余座庙宇集中在一个集镇上,不难想见昔日的繁华。据传, 古时镇上庙宇林立,有大小庙宇72 座,义门被当地人称之为“庙集”。镇西一里许的南窑村为
东汉孝子韩伯俞故里,村后有“泣杖祠”遗址,风景秀丽。走在浓厚古韵的小镇上,让人仿佛穿梭于历史长廊之中。
据史记载,唐天宝十年(公元751 年),安禄山部将尹子奇率大军压睢阳境时,张巡与许远为保江淮合力坚守直到失陷。张巡殉节后,李贲侨治义门,建立真源县衙,在此防御安禄山。后终不免兵变。真源县衙仅剩一仪门,所以后人又称为“仪门镇”。隋朝时义门被命名为白龙王庙。宋、明时期,今已无考。到清朝末年为避宣统讳改“仪门”为“宜门”。
民国成立始,将“仪”改为“义”, 称义门。
据说两千年前,涡阳发生过一次瘟疫,百姓四处逃亡,可太清宫周边的百姓发现宫中长有一种“草”,吃了它居然人畜安康,老百姓称它为“神草”,认为这是老子显灵, 用“神草”来护佑百姓。百姓称这“神草”为“苔干”。200 多年前,苔干在义门张绣楼村开始推广种植,因其清脆鲜美,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故称“贡菜” 。
周恩来总理曾用它招待外宾,称之为“响菜”。当地老百姓都说,周总理起的这个名字好啊,您看这个“响”字,不光吃到嘴里带咯吱咯吱的响声,还寓意着义门苔干的名气也会越叫越响。
苔干成了“摇钱树”
五月正是苔干收获的季节,记者前往该镇李家集采访时,完全被农田里火热的劳动场面吸引了。农民们正在田里抢收苔干,处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乡村公路两旁,村民傍树拉起了绳子,被切割好的苔干如一条条翠玉挂在绳子上面,随风摇曳, 放眼望去如同没有尽头的碧玉屏风,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镇领导进村入户,细致地与农民测算种植小麦和苔干的经济收入对比账,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极大地调动起村民连片种植苔干的积极性。
自2004 年起,义门镇在周营、菜园、王小寨等村先后建立4000 亩有机苔干种植基地,按照有机苔干的要求科学种植,规范操作,生产加工出口的苔干产品, 每斤苔干可多卖3—5 元,增加了苔农的收入。
村民李传修说,今年他家种了3 亩苔干,一年两季净收入在2 万元以上,苔干地里套种的玉米、药材又可为他带来数千元的收益,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干苔干的收购生意,李传修乐呵呵地说,要将苔干事业进行到底。
经过10 年的努力,义门硬是把小苔干做成了大文章、大市场,由当年全镇种植面积一年两茬不足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两茬近8 万亩,生产的苔干及其制品注册了“义门”商标,产品除内销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义门镇已获得“中国苔干之乡”命名,原产地保护申请也已获得国家批准。
小苔干做成了大文章
随着苔干产业化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出现了。在苔干行业内,恶性竞争、欺瞒顾客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苔干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此,该镇成立了苔干行业协会。组建了神草苔干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协会+ 公司+ 农户”
的产销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现拥有苔干协会会员1500 余人,培养营销大户500 余人,种植大户1800 户。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义门已经成为方圆百余里工农业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周围乡镇种植的苔干大都运到此地交易。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拥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义门人深谙此理。经过10 年的培育,义门镇苔干有限公司、中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星宇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福顺食品有限公司等苔干深加工企业渐渐崛起。苔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化经营已渐具规模。其中义门苔干公司产品有“义门”牌苔干深加工系列软包装20 多个品种,做成了多种口味制品,既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苔干附加值,又方便了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10 年磨一剑,义门苔干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了从出场亮相到漂亮转身等一系列动作,一跃成为产值1.4 亿元的支柱产业。面对下一个10 年,义门人的心中已有了一幅清晰的发展宏图:修复泣杖祠、龙兴大寺,振兴义门旅游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业民营化、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让义门成为皖西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