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文明史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人物春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文明史 - 人物春秋 

刘也涵:建水陶艺界的特立独行者
日期:2013-9-26  新闻来源: 本站   浏览[1116]

  刘也涵擅长画红卫兵和钟馗,现被同行称为“刘老五”。他是一位追求卓越的艺术家,他将国画艺术与建水陶雕刻填泥工艺巧妙结合,通过书画镂刻、彩泥镶填,把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融于紫陶,并赋予紫陶新的生命和艺术价值,不断拓展艺术新领域。

  6月5日,刘也涵建水陶美术作品展将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届时,将展出其“火红的年代”“散淡钟哥”“静静红河谷”“泸江河的歌”“歌声飘过澜沧江”“红河谷的云”“古道茶香”7个系列的90件陶艺作品及49件画作。

  植根于泥土的艺术

  建水陶“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让刘也涵在与建水陶偶然相遇之时,便有了创作自己的紫陶作品的强烈愿望。他想通过紫陶这种特殊的载体来呈现自己的书画艺术,以实现艺术生涯的又一次突破。

  2009年,他把家从北京搬到建水陶的起源地——云南省建水县碗窑村,每日以泥土劳作为乐,与村民为友,一待就是5年。他不断投入到建水陶的工艺研究和艺术创作之中,固执地要求陶工拉出难度极高、体形硕大的泥坯,不容许自己的作品有任何瑕疵。他摩挲着这些瓶瓶罐罐彻夜不眠,开始在建水陶上绘制出温厚的钟馗、羞涩的澜沧江少女……成了建水陶艺界的特立独行者。刘也涵说:“建水陶可以将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融于一体,它比纸张更加坚固耐久,既可满足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又能触摸把玩,极富文人意趣。”

  “刘也涵在建水陶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有着其他陶艺家难以具备的条件。他是中国画科班出身,修养全面、技法完备、功力深厚,有着开阔的艺术视野和过人的创作能力。”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吴白雨这样评价。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器形与图式浑然一体,色彩与质地相互映照,观感与触感彼此生发。

  “火红的年代”关注知青

  “火红的年代”系列是刘也涵长期以来最重视,也最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它源于刘也涵上世纪90年代在西北高原采风时,邂逅的扎根在那里的北京知青。生于1965年的刘也涵没有知青生活的体验,因而在其后的创作中常以笔墨倾诉对知青生活的向往,于是就有了作品中对知青群体的关注。

  “火红的年代”系列作品以红宝书、绿军装等为符号,简约而又细腻地标注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作品里的人物大多是身着绿色军装的女青年,军帽下的小辫、束腰带、红袖章、斜挎包……每一幅画都以细节解读着那个时代的时尚,阐释着那个时代朴素的物质追求。

  最为震撼的作品是“火红的年代”系列之九:画面中,昏黄的油灯下是一位手捧红宝书的虔诚、质朴的女知青。这一场景其实是画家和观者的共同创作:印章式阳文红色题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点缀在大块的昏暗背景中,而火炕、土墙等旧物即从大家的记忆和想象中浮现。在笔墨运用上,画作采用昏暗色调,背景处理模糊,人物形象变形,但是每幅作品的细节很清晰:红宝书、宣誓、照镜子、梳辫子、演出……有环境、有生活,这些或许是在暗示时代的断裂、环境的缺失和人物存在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的创作在表现手法上既不流于一般,在题材选择上又具有鲜明个性。

  “散淡钟哥”

  刘也涵的朋友武德忠是位诗人,常常用作诗的心境来品读刘也涵的画,称其作品“不仅最传统而且最现代”。传统的是,他的画给人以清新、灵透的美感;现代的是,他的作品给传统的题材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表现技法。正如刘也涵在作品中塑造的读着书、品着茶的钟馗,淡然温厚,与传统的钟馗形象大相径庭,一派文人雅士风度,以内心的强大而非表象的武力来震慑诸多小鬼。而他绘制的系列澜沧江少女图,表面看传统古老,细看则满是现代情韵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

  对建水陶上钟馗的塑造,刘也涵有自己的理解。钟馗本是捉鬼的,所以他画的钟馗都比捉到的鬼要小,“这样才显示出钟馗的厉害”。他画的钟馗不拿剑,有时拿着菜刀,小鬼对于钟馗来说就是他砧板上的肉,想切哪儿都行。刘也涵笑着说,他创作的钟馗是“辟邪”的不是捉鬼的。现在是太平盛世,钟馗就应该每日喝喝茶、读读书、哼哼小曲,在散淡、田园的状态中“执法”。

  “建水是我的故乡,紫陶是我的生命。”刘也涵说,这次展览结束后,他将着力把建水陶的雕刻填泥技术往更高的层次推进,下一步将与全国各地的一线画家合作,把建水陶作品推向全国。他总是不倦地求新求变、自我超越,这将是他艺术探索中的又一个新起点。

 


↑TOP
上一篇: 非遗瑰宝汇聚江海之城
下一篇: 北京绢人:不要成了“临去秋波那一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宰相李绅 悯农诗人 文肃太尉
·仙才曹植 七步成诗 才高八斗
·万里赴戎机 木兰十年归
·曹操记挂的乡月
·神医华佗—苍生大医 泽被千古
·老子: 清静无为 大哲之思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邹满龙:为了梦想好好画画
·营养专家:春食蜂蜜养身可除春燥
·揭开沈绣的神秘面纱
·“三湘葡萄王”的刻瓷之路
·静瑟之美源于大雅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