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国保”,是中华文化不断向前的足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从目前来看,拥有“国保”单位的企业屈指可数,这样的企业不仅承载着自身的荣耀,更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9月9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揭牌仪式在全国白酒行业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井酒文化博览园的正德广场举行。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常委会主任杨敬农,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亳州市政协主席刘振宏,亳州市委副书记汪一光,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赵建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员,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伟,亳州市副市长马露,亳州市政协副主席、古井集团董事长余林,安徽省文物局调研员张宏明出席活动。
今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井贡酒酿造遗址”包括北魏古井、宋代古井、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名列其中。古井贡酒因此在中国白酒行业首屈一指,成为国家级文物最多、体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白酒企业。1800多年前,被古井人奉为“酒神”的曹操将古井贡酒的前身“九酝春酒”进献给汉献帝,此举成就了古井贡酒“中华第一贡”之美誉,也奠定了今日古井贡酒卓然不群的高品质与高品位的基础。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是古井贡酒产生、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明代窖池及部分古井、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酿酒设施及作坊遗址,出土百余件碗、盏、盘、杯、缸等生活用具,时间跨度宋代至今,再现了苏鲁豫皖地区传统酿酒工艺全过程,体现中原地区及中国东部深厚的酒文化,是该区域传统酿酒技艺重要的实物见证。同时,该遗址还是一处较全面展现中国传统酿酒工艺流程的手工业设施遗址。它集多种酿酒设施于一体,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工艺独特;特别是开放式的生产、发酵,与众多现代的生产酿造设施、设备今昔对比,实为展示中国酿酒工艺传统工艺流程的生动课堂,是古井酿酒文化的核心文化支撑。
余林致欢迎辞。他认为,举行“国保”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揭牌仪式,就是要回顾历史,缅怀先哲,时时提醒自己要继承使命,知恩图报。面对成绩与荣耀、奖杯与花环,古井人要保持头脑清醒,要追思先人在一步步给后人铺路的过程中曾经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要对酿酒技法有着不懈的探索精神,更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开创中国美酒精神的新境界,赋予中国酒文化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古井贡酒要在光大中实现传承、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作为第七批“国保”单位排在第196号,正好与“酒神”曹操献酒的年数即公元196年吻合,这是一种千年的邂逅、千年的机缘、千年的守望和千年的约定。国保“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是历史上人们对美酒精神不懈探索与追求的物证和佐证,是酒神曹操和 “中华第一贡”的道场。弘扬美酒精神,传承美酒文化,推动古井跨越发展,实现壮丽古井的宏伟蓝图,是当下古井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全体古井人坚信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一定不负众望,让“中华第一贡”享誉中华,贡献天下。
赵建华认为目前的白酒行业进入了调整期。近年来,古井的发展速度相当快,而古井的调整也是非常好的,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刘员认为,古井贡酒成为拥有国家级文物最多、体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白酒企业,这不仅是古井的大事,也是中国酒业的重大事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发扬具有积极地意义;对于树立中国白酒的正面形象、提升传统名酒古井贡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具有现实的意义。
何长风希望古井集团以遗址入选“国保”为新的起点,贯彻保护遗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的各项工作。今后,安徽省文物局将对古井的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
礼花腾空的时刻,杨敬农、沈强、刘振宏、汪一光、何长风、赵建华、刘员、余林共同为“国保”揭牌。此次获批“国保”单位,对于传播古井酒文化、提升古井贡形象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