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文明史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人物春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文明史 - 人物春秋 

为了巫家拳的弘扬和传承
日期:2013-9-26  新闻来源: 本站   浏览[8027]

  说话中气十足,走路步伐稳健,这是周海泉潜心习武近45年的成果。周海泉,外号周陀满,今年60岁,住在长沙望城,精通巫家拳和子午棍,这两个项目于2012年被列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巫家拳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在湖南流传了200多年的拳术,我希望巫家拳能够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承下去。”周海泉这样说,“少时打拳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如今打拳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独特拳法流传百年

  周海泉出生于武术世家,周氏家族习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祖上从江西迁来湖南,由于是外来户,周家在当地受到了欺负,周氏6兄弟便出钱请了一位外号叫冯满米虾子的武术师,传授巫家拳。“祖上为了让我们学拳出了30担稻谷,照现在来算一担稻谷差不多160来斤,当时真是花了大价钱的。”在祖辈的坚持下,周海泉的高祖父周兴璋学习了三年半的巫家拳。

  巫家拳是南拳派系之一,由清乾隆末年福建人巫必达所创。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攻防手法,又有武当内家拳法的特点。拳架紧凑,刚劲不外露,式式相连,环环相扣。

  “手进身进脚相随,意动气动劲亦动,巫家拳主要修的是内功,讲究人体的平衡发展,在湖南已经流传200多年了,虽然是由外地传进,但是我们周氏家族将其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可以说巫家拳是具有湖南特色的武术拳种。”周海泉说。

  这种神秘的少数地方拳种在周氏家族中流传后,到了周海泉这一辈,已经传授了整整4代人。周海泉说:“我父亲这一辈人比较保守,巫家拳只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到了我们这一辈,会巫家拳的只剩下37个人,都是我的叔伯兄弟,愿意学习巫家拳的人越来越少,如果再恪守父辈的规矩,巫家拳肯定会失传。”

  2000年,周海泉的父亲去世了,为了将巫家拳传承下去,周海泉决心走出家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巫家拳。

  把武术瑰宝传承下去

  2010年3月,周海泉独自一人前往香港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当周海泉轻盈地打出一套巫家拳时,全场静寂无声,因为几乎没有人见过这种特殊的少数拳种。但由于巫家拳不是主流拳种,周海泉最终没能获得前3名。

  在香港的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很好的名次,但这种独特的拳种却给全世界的习武人带来了惊喜。“从香港回来,好多武术机构和武馆邀请我去传授巫家拳。”此后,巫家拳开始被武术界认可,这也坚定了周海泉推广巫家拳的决心。

  周海泉于2012年出版了《子午棍巫家拳谱》,他表示这是市面唯一的一本正宗巫家拳谱,内容由周海泉祖上流传下来集结整理所得。“这本书上的记载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并不是胡编乱造。”该书出版之时,原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张山还评价道:“周海泉先生将子午棍、巫家拳整理成书,实在是一件好事,可谓为中华武术传统继承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虽然巫家拳目前只是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周海泉认为巫家拳有资格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巫家拳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希望能够借助申遗扩大巫家拳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巫家拳的学习中,让这一武术瑰宝传承下去”周海泉说。

  开武馆提供强身健体场所

  周海泉的拳法透着一股正气,他回想小时候叔父周玉其教他巫家拳时,口中总是念道:“练拳的时候脑壳里要常怀侠义心肠,不要只想如何去打人,不要霸蛮,要领悟拳理。”虽然叔父过世数年,但是其武术精神周海泉仍然记得。

  巫家拳传艺崇尚武德,深受侠义精神的影响,周海泉认为,习武者首先是要强身健体,休养生息,而习得一身武艺之后,更要救死扶伤,救济天下。“长期练拳,能调节肠胃,缓解许多病痛症状,因此,武者也需精通医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武术之道。”

  “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每天呆在电脑前一动不动,身体还没有我这个60岁的人硬朗。”周海泉觉得,现在是和平年代,习武的人越来越少,而其中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习武之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2008年周海泉在自己家里开了一家武馆,为老百姓提供强身健体的场所。

  “现在不是要靠比武决胜负的时代了,健康才是每个人的最高要求。我就是因为40多年习武,才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同样我也希望大家能通过习武拥有健康的身体。”周海泉表示,现在社会上有不正宗的巫家拳存在,练久了伤身,周海泉希望自己有能力帮助到那些真正想以拳修身的人。

  开武馆不是为了挣钱,周海泉说,让自己多年习得的武术与医术为社会尽一点微薄之力才是他最终的目的。“我已经快61岁了,到现在衣食无忧,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巫家拳发扬光大,并且帮助更多的人强身健体,是我现在的‘精武之道’!”(张祺祺 张 玲)

 


↑TOP
上一篇: 中医在海外:历经风雨 落地生根
下一篇: 牛培顺:翰墨情怀 诗意人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宰相李绅 悯农诗人 文肃太尉
·仙才曹植 七步成诗 才高八斗
·万里赴戎机 木兰十年归
·曹操记挂的乡月
·神医华佗—苍生大医 泽被千古
·老子: 清静无为 大哲之思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邹满龙:为了梦想好好画画
·营养专家:春食蜂蜜养身可除春燥
·揭开沈绣的神秘面纱
·“三湘葡萄王”的刻瓷之路
·静瑟之美源于大雅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