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霖: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29 年12 月生于合肥,195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 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并留校,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78 年调到安徽农业大学从事小麦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85 年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他主编的《安徽小麦》、《安徽麦作学》等专著,是指导我省小麦生产的权威著作。2007 年,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2010 年省政府授予“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安徽省报告团成员。
古人道:人生七十古来稀,颐养八旬何可期?而胡承霖以耄耋之年,长年累月进乡村、走田头,一张车票来,一张车票走,手把手指导农民种麦。8 年前,在76 岁高龄的时候,因担忧国家粮食安全,毅然上书省长,请缨出征,倡议和参与沿淮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攻关。原副总理回良玉盛赞他为国家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承霖的作为,不仅实现了农业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创造了一个个小麦生产的奇迹。作为一名有着61 年党龄的老同志,胡承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新榜样。
古稀之年立下“军令状”
精壮劳力大量外流,大片田块撂荒或“望天收”;原本薄弱的农技站“线断人散”,新技术找不到“落点”;乡村干部抓粮“调子高”、见效难,粮食单产多年徘徊不前。眼见着农村这种令人揪心的现状,2005 年,已从安农大教授岗位退休十年的胡承霖,再也坐不住了。春节前,他顾不得置年货,连续十多天熬到深夜,给安徽省有关领导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50余年工作生涯中,深切体会到农业工作任重道远。当前党和政府把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振兴安徽农业,我要勇担其责。”信后,附着一篇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核心内容是以“四大关键技术”彻底逆转粮食生产的习惯性低效做法,真正实现“科学增粮”。
信寄出后,胡承霖几晚没合眼。后来他说,那封信,像给自己立了一道“军令状”!省领导掂出了这封信的分量。很快,粮食高产攻关计划成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胡承霖被聘为专家组副组长。
冷言冷语也呼呼地刮了过来。“老胡疯了?大把年纪,纸上谈兵就能增产几十亿斤?”“项目肯定有大笔经费,还不是为了多搞点钱呗。”胡承霖没用一句话回应。他知道,用20多年汗水泡出来的“四大关键技术”经得起考验。
长期蹲田头、扎地尾,胡承霖归纳了阻碍皖北粮区生产的四大陋习,又分别创造出作为破解之道的四项集成新技术:针对导致小麦“早衰”的“一炮轰”式施肥方法,他创出“氮肥后移”等集束新技术;针对密集播种的老毛病,他创出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的科学播种新法;针对稻茬麦地“湿害”“草害”交加情况,他创出综合病虫害防治法;针对皖北小麦品种混乱、格局不科学现状,他提出扭转品种布局的新招。
把教授气磨干净
随时下乡,背上挎包拔腿就走是这位老教授长年养成的习惯。地头上查看麦种生根情况,他变戏法似的从挎包中掏出一把小铲就挖。在他的黑色挎包,除小铲外,包里放的“几大件”是笔记本和材料,毛巾,茶杯,电话簿。磨得卷边损角的电话簿里,工整地记着400 多个农家电话号码。这个挎包是他的“百宝囊”,下乡时离不了的。
如今的皖北村村寨寨,已很少有农民把这个戴老花镜的“泥教授”当外人了。小麦生长期里,苗情如火,他常常是一挤出熙熙攘攘的长途汽车站,就直奔田头,裤脚一卷就下地,在田埂上跟农民唠到天黑。
他记不清“学生”有几万人了。常常在田头举着个大喇叭,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喊课”,一直喊到嗓子失了声。也记不清连续多少个春节被老伴埋怨了。几乎每年正月初三、初四,连当地农民还“猫”在坑上过冬,他就下到皖北麦田了。让他头疼的是,农民有农民的质朴,农民也自有农民特有的固执。固守传统使他们对新技的排斥像“针尖对麦芒”。
07 年初,胡承霖到怀远荆芡乡涡南村搞高产田示范,给农民讲解科学播种的好处。他要求村民把播种量从每亩40 多斤减到18 斤。村民孙敦明心里打鼓。“穿皮鞋的教授比祖辈泥腿子更会种田?”“说得天花乱坠,你们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收少了怨谁?”孙敦明认为教授是在“瞎指挥”。因此白天播了18 斤麦种,夜里又偷偷溜回地里,补播了17 斤种子。“俺村头有
句古话叫‘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哇。”麦收时,他傻眼了。由于播量过密,麦子在一场大风后全倒伏了。其他农户按照胡承霖的系统新办法做,亩产高了400 多斤。他悔得一个劲捶胸口。
“要懂得农民脾性,只有混熟了,传授技术才最有效!”胡承霖常抡起膀子陪农民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得把教授气磨得干干净净,用农民自己的话讲课。”为了讲清统一防治病虫草害的必要,他举“打麻将”这些农民能听懂的例子,“如果大家不统一防治,像打麻将‘三缺一’,怎么和牌啊?”听课的农民哄堂大笑,胡承霖讲的道理也就在这笑声中悄悄地在农民心里扎下了根。
推进小麦大区增产的政府配套措施,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令胡承霖自己都大感意外的是,原定2010 年实现增产50 亿斤的目标,提前三年实现了。他定点抓的涡阳县小麦示范田更是创下单产1478 斤新纪录,成为当年全国小麦“单产冠军”。
安徽省政府表彰小麦高产攻关工程,把10 万元奖金的大奖发给了胡承霖。回来后,他却要把这笔钱捐给学校,说:“我不缺这些钱,每月退休工资够用了。这钱要奖给那些家里困难的、愿意毕业后到农村的学生!”
省委书记张宝顺(中)在调
研时强调全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
者要以胡承霖(左一)为榜样,
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把研究做在
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农民心坎
上,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传播科学种田的好老师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小麦生产的季节,安徽省麦产区的许多农民总能在田头遇见奔忙在田间地头的胡承霖。他时而蹲下身子察看苗情,时而向村民们讲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他为“泥腿子”教授。
灵璧县冯庙镇农民张修齐清晰地记得,2006 年持续秋旱近两个月,“小麦播种期拉长,大伙儿地里的麦苗小而弱。听说这样的弱苗会使每亩小麦少收100 多公斤,这可怎么办?”正当村民们焦急万分时,胡教授来到他们身边,告诉大家如通过早施返青肥,促小弱苗在“立春”后迅速生长,即可增加50 公斤以上的产量;这类麦田到拔节时再施拔节肥并做好病虫害防御,一定可获得好收成。按照胡教授提出的方法抓田管,麦苗慢慢返青了,麦穗儿渐渐黄了,小麦喜获丰收。张修齐深有感触地说:“胡教授是俺们庄稼汉的‘贴心人’。”
“帮助农民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是我的心愿。”胡教授说,他必须借助攻关活动,推广科学播种技术,改进施肥技术,提升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由于安徽省小麦播量一直很大,导致田间密度大,易诱发病害和后期倒伏。因此,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就成了胡承霖要推广的第一项关键技术。除了在各地建立大量的精少量播种示范田外,他还从农业机械入手,把原来
播种机的7 个耧腿去掉一个,从而有效控制播量。
受传统施肥“一炮轰”习惯的影响,安徽省小麦后期脱肥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多年经验,胡教授提出分次施肥、氮肥后移的思路,即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春季对晚弱苗早施返青肥,对正常苗普施拔节肥。
他先后40 余次在省电台节目中宣讲氮肥后移技术,而《一定要普施拔节肥》、《今年为何要早施返青肥》等近十篇科普文章和系列讲座,有力推动了氮肥后移技术的应用。胡承霖对小麦高产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小麦生产水平。由他指导的涡阳、蒙城、太和等多个超高产示范区亩产突破600 公斤,最高的亩产达670 公斤,创下安徽小麦单产的新记录。
心系“三农”的老党员
作为学农学出身的胡承霖,他干过农活,下放过农村,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农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他说,“如何让13 亿人吃饱饭,如何让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是农业科技人员的神圣责任和使命”。在小麦高产攻关行动中,胡承霖的心就始终悬在麦田里。从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种量、播种行距等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把关,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每到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麦农们就能看到一个形色匆匆的老教授奔波于各地,忙碌在田间。涡阳县高炉镇陆阳
村原村支书巩效武感受颇深:“2005年秋种前,胡教授第一次来村里给老百姓讲课,清晨5 点多就到了村部会场,比群众到的还早。”几年来,胡承霖累计为各地培训小麦技术骨干2800余人次,为农民群众举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80 多场次。
胡承霖教授是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服务‘三农’事业”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农大人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他心系“三农”、造福农民的优秀品格;扎根田头、创新攻关的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终身奋斗的崇高境界。
有人说,他是一个权威专家,为全国和安徽的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但胡承霖自己说,他只是一个平常的耕耘者,一个忠实的粮田守望者。50多年如一日,胡承霖先后主持三个重大课题的研究,穷毕生精力研究粮食增产技术。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让他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三农”事业?用胡承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一种情结,更是一个党员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因为我是学农出身的,一直以来都是与农民打交道的。虽然退休了,我跟农业的感情没有断。农民的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富裕,他们的劳动报酬还不算高。我们只有把农民粮食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增加,才可以给他们增加收入。另外我们做这些科学研究也证明了安徽的气候资源、土壤资源有很多还没有发挥出来。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党员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不能因为退休了,党员也退了,而且共产党员应该永远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线。我的身体条件还可以,到农村没有问题,所以我必须要到一线去。”
胡承霖教授也希望更多的师生能够走出校园,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理论融入实际,把先进科学技术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三农”。
一个人做一两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胡承霖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这位耄耋老人又一次整装待发,为了大地的丰收继续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