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杨怡(中国作协会员、客座教授)
亳州,养生、修道,品一桌药膳。
所以,药膳也是你在亳州的一段旅程。就在这儿,一顿饭的时间,你会感受到这里的人通过药膳重建了与道家祖先的联系。还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信仰的融合,融和的是中草药的天性和食物的天性。在匆忙和未必完美的旅途中,也可以感受到万物本源和自己的明静之心。
亳州的药膳,好像是出自一名身怀绝技的长者。他常常是在菱角、荇菜的清香里,在玫瑰花和芍药花如胭脂一般的色泽里,从薄荷到桔梗的药效里,从食材到口味,亳州人做药膳,好吃做到了,好看也做到了。
药膳,寓医于食,在亳州也成了一门手艺。做药膳的师傅们,不用刻意摆放,只是根据营养价值的搭配,就做出了鲜美天然的艺术品一样的药膳。
那样的生活实在太美了,天一亮就去中药材集市里采买,然后从华佗留下的中医学的史籍里去寻找中药与食物相配的典故,按着五行八卦的精髓慢慢烹饪,从早到晚,亳州的食物离不开中草药的香,又离不开食物本来具有的鲜。想那一口锅中的场景:清蒸也好,翻炒也好,好像药材和葱姜蒜和辅料的桂圆肉、枣片、山药块一起会在半空中飞起来。
然后亳州人上菜时也有一番“秩序之美”,先是凉拌桔梗、粉蒸枸杞苗,再从水晶薄荷开始,桑葚秘制肉,阿胶牛腩,砂仁羊肚,茯苓八宝鸭,芍花鸡,曹操鱼头,陈皮兔肉,虫草花百合鱼肚,热菜结束之后,是华佗养生大补汤,老子养气羹。最后的甜点是茯苓山药糕,金瓜百合,银耳羹,色香味形效便是从生津益胃、清凉解暑开始,到暖气健脾、化湿行气,再到活血调经、疏筋通络,还有祛风止痛、安心养神,凉性的菜总是由热性的菜来中和。蒸菜、炖菜、卤菜到炸菜和炒菜,从手艺的精细到造型的经心,菜式的颜色也是由黄到绿到红到白,每一道菜都讲阴阳互补。
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自古就有“药不过亳州之灵”,很多人最先只是来一探这里的药材基因,因为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药圃”,这里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可是如今,不仅仅是药材交易,不仅仅是按照药方配好的养生花茶,还有药膳。
亳州市已经被中国药膳研究会授予“全国药膳之都”的称号。来到这里,正值芍药花开的时节,一场芍花节里,看那些年轻女孩子雅致的面容,柔和却气足的音色,甜甜的笑意,想来便是她们由花茶可口的饮品到中草药制作成的药膳美食滋养而成。
好像亳州人的药膳桌上,全是圆满与繁华。再同吃着药膳的朋友喝几壶古井贡酒,吃一份香椿鹅蛋,浓淡、荤素的搭配于身心都是正好的。
自古以来老子强调“味无味”,陆游诗中写下“红酥手,黄藤酒”的意境,到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中专设“食治门”,再到《朝鲜王朝实录》记载的生活在相当于我国明朝武宗正德年间的女性医官,美食美景,食物与药物,和人的生活和人的心境和人的精神风韵,与读书、作诗都是有关的。
如果说亳州的酒喝起来温和饱满,亳州的药膳则是清甜纯净和明亮。很多人吃完,都想去看一下菜单,想牢牢记住这些食物和中草药的搭配,可是真的拿起菜单看了几眼,发现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例如汉宫一品豆腐、蝉鸣金桂、黄金甲鱼这些都还没吃,真会想留在这里,吃完一个月不重样的药膳再走。最重要的是,食物不同的性情,相互博弈与融和之后,最终留到舌尖的味道竟不是百变,而是生命自然最合乎天性的味道。所谓静心、顺心,感受到生命的长生常养,大概是亳州药膳真正的滋味。
在选用配置药膳的原料上,作为老庄故里的亳州是会很认真地分门别类去选取的,结合道家养生之道。《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里载:“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可以说“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药膳菜肴的各种保健搭配,最终都是对这三者进行保养。道家认为,头属乾卦,秉天之金气。所以金性食物大多可以补脑,如高山木果、圆形之物、食物的首部,对人脑都有补益。核桃、花生,松子、榛子、葵花子、芝麻等,有很好的健脑效果。
所以很多菜式里面都添了一些补脑的果仁。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养心安神益智的功效,还可降血糖、抗肿瘤;大枣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抗衰老作用;枸杞性甘味平,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莲子补心养肾、强身益智作用。所以在亳州的药膳中很多菜中都有辅料,有恬淡之味,有聚精养气安神之效。
很多人到亳州都是为了药材或道家文化而去,却不想亳州的烟火之气中也糅合了中药知识和道家养身。亳州的中药材是声名在外的,而吃一顿药膳、聊起微妙的养身之道,人们又可以在饭桌上聊三四个小时,这个城市简直缔造了关于养生的传奇。 既有道家文化令人敬重的养生之道,又有中药材的草木体系的丰富与自然,还有日常心态下人们一丝不苟制践行的道家养身诀窍,像是道法的传承,耐人寻味。
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活到了160多岁,可以说是一位百岁老人。不知道,常年在亳州吃着这样的养身药膳,是不是能活到一百五六十岁那么长寿。总之,这里养身菜系的正宗,不过是他们付出了时间钻研医书典籍的结果。
《范文甫专辑》中论治黄某不寐案云:“苦不寐,百药不能治,召余处方,以百合一两(30g),紫苏叶三钱(9g),二味煎服,三贴而安。问曰:此治不寐而效,本何书?余曰:我尝种百合花,见其朝开暮合,又种紫苏,见其叶朝仰暮垂,取其意而用之,不意其得效之速也。”《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可以“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百花镜》一书中有制作“青盐陈皮”的方子:“陈皮二斤,河水浸一日,竹刀轻刮去浮白,贮竹筐内,沸汤淋三、四次,用冷水洗净,不苦为度,晒至半干,可得净皮一斤。初次用甘草、乌梅肉各四两,煎浓汁,拌晒夜露,俟酥捻碎如豆大。再用川贝母去心四两,青盐三两,研为细末,拌匀晒霹,干收贮。”中草药外形、质地、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自然特性,对亳州人来说都是了然于心。
亳州有中国文化一贯的博大精深,所谓养生之道,是他们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心的态度。走在充满着清爽中草药的大街小巷,没有任何叫嚣与张扬,有的只是安身立命的厚道与传统。有的只是对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天力与功能的善用。
他们用治大国的方式烹小鲜也好,用烹小鲜的方式治大国也好,他们用的最根本最原始的方式还是万物的造化与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