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风采录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地理区位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名村名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风采录 - 名村名镇 

苏州脂玉良雕 江南的灿绚芳华
日期:2013-9-26  新闻来源: 本站   浏览[1578]

石之美者为玉,石器时代至今,以尊玉、礼玉、珍玉、佩玉、藏玉等形式为载体的玉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从未被中断过。以顽石雕琢成器,喻君子之涵养修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琢磨不能成大器,石是然,人亦然。

  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明清以降,苏州俨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集大成之地。琢玉、雕金、镂木、针绣无一不精。以玉雕大师陆子冈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师灿若繁星。“苏作”以其隽永、清雅、书卷气而名动一时。成为中国传统人文艺术的一部分。

  江南的水,是能被解构的,正如苏州的玉雕,大美极简。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简练的线条和黑、白、灰三色的基调相得益彰,像一把骨感而精雅的苏式黄花梨圈椅,让人有亲近的冲动。舒适的室内温度,让泛黄的古代绘画弥漫出时间的醇浓。画卷的标签上,精致的小楷写着那些如雷贯耳的作者——文徵明、唐寅、沈周、仇英……那些画作里的小河、石板路、河埠头、书院、白墙黛瓦,分明还能在姑苏城里找到些当年的轮廓。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悬桥巷、胡厢使巷、中张家巷、丁香巷……这些依旧像毛细血管一样滋养着城市的老巷子里,或许也有琢玉坊,或许也有解玉砂和羊脂玉接触时的“沙沙”声。

  “南石”玉雕室就在苏州博物馆附近,外面的车马喧嚣似乎已经成为了黑白的无声电影,成为这个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坊里活动的背景墙,让人不至于完全脱世。空气里飘荡着古琴曲《阳关三叠》,红木琴桌上的“金声玉振”仲尼琴在共鸣作用下,冰铉微颤,琴面清雅隽永的“流水断”显露出旧物特有的亲和感,大漆虽以斑驳,却也静而不喧。正如射灯下的玉雕作品,幽冷而笃定。那些分明张扬的细节和炫耀,在内敛而温和的刀工下化解成江南式的润物无声。

  “南石”主人在午休后如约而至,清瘦、斯文,衣着隐有古风。作为苏派玉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十八岁的杨曦当然是一个成功的“治玉人”。

  对于一名成功的“治玉人”来说,在宣纸或画布上作画与在和田玉温润石质上并无二致。

  一盏余味绵长的武夷大红袍后,杨曦在一小堆和田原籽中选上了下午需要设计的料子,半壶茶的工夫,徒弟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把开好的玉料送到了桌子上。从九岁临摹一个茶杯上的熊猫和竹子开始,画笔一直是杨曦的心头好。而今,他已经是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依然没有舍弃心爱的画笔,对他来说,在宣纸或画布上作画与在和田玉温润石质上并无二致。就像现在,只用一支最普通的水笔,他在三五分钟内完成了玉料的基础画稿,那将会是一件高浮雕的观音玉牌,羊脂般温糯的玉石上,是简练而精准的白描。

  本以为满室的玉雕作品多少会让杨曦有些审美疲劳,毕竟经年累月地面对同一种物质,再炽热的激情也总有退却的可能。他却解下佩着的一块玉牌子来摩挲,“我自己当然也佩玉的,而且有好多件呢,轮流着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嘛。” 他笑着说。

玉不琢,不成器

  而最终将杨曦的绘画意图转变为作品的却是坨轮,当然,这些冰冷的金属工具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态的画笔,通过和田白玉这种内敛而自省的介质,赋予平面的画作以雕塑感。电机带动着坨轮,金刚砂小心翼翼地触碰到玉石,不断滴落的水珠将金、石间的燥热轻松化解,只闻得柔和的“沙沙”声。水珠滴落到坨轮上,混合着玉屑飞溅起来,飞转的坨轮勾勒出线条和层次,而慢慢剥离出来的,是作者对每一块玉料的理解和诠释。如此,治玉者当为美玉之伯乐,玉无良工,则与顽石无异。


苏州赏玉攻略

  苏州玉雕在明代已然名动华夏,至清乾隆年间,苏州琢玉作坊已达八百三十多户,城中到处可闻一片“沙沙”的琢玉声。而阊门吊桥两侧的玉市更是担摊鳞次,铺肆栉比。明清时期,苏州的玉石雕刻以其“空灵、飘逸、细腻、精巧”,达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堪称同行业的翘楚。

  而今,苏州的相王弄里亦可听闻那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琢玉之声,狭窄的古巷子里,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千余家玉坊,实可称明清琢玉盛世之再现,甚至做生意也是旧时的前店后坊的老样式,颇得古韵。摩肩接踵,操着各式口音的玉商、淘客、工匠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方圆一片皆因玉而聚。

  南石皮弄也是个寻玉的妙处,以各地贩玉料的商人为主,运气好的话,可以淘到心水而价廉的籽料,甚至是极为罕见的黄玉籽料和羊脂玉。


↑TOP
上一篇: 山青心欲燃 红树醉秋色
下一篇: 周庄 江南第一水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鸠兹古镇 江南富庶地,市井繁
·槐林镇 中国渔网第一镇
·涡阳义门镇 安徽旅游十大古村镇
·蒙城小涧镇 以山水之形 酝灿烂
·千年古镇城父镇
·陵阳镇:依山傍水文脉传
·古镇八斗:八斗岭上说八斗
·万安镇:千年古郡 徽派神韵
·崔岗:艺术家的创意村
·瀛洲镇: 古风天成徽韵长
·美好乡村 不失古韵更迷人
·千年古镇—长丰县下塘镇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