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研究会 乡土新视线 乡土风采录 乡土垄上行 乡土文明史 乡土大世界 乡土文化苑 会员之窗 乡情杂志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名村名镇  乡贤能人
乡土企业  美丽乡村
乡土产业  乡土物产
乡村旅游  乡村美食
乡土史话  人物春秋
民俗风情  名胜古迹
文化中国  美丽中国
海外乡情  异域风尚
乡土文苑  民间艺人
乡土书画  乡土影像
会员名录  入会须知
会员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乡土安徽网!今天是:
乡土新视线  
新闻资讯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乡土研究
文化中国 >>更多
2014/1/8
2014/1/8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2013/9/26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土新视线 - 新闻资讯 

第一观察丨从三个关键词深悟总书记的“文艺观”
日期:2021-12-17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浏览[490]

  12月14日,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建党百年之际,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召开的这场文艺界盛会,其意义不言而喻。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等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对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重要思想和重大判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殷切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发展的关键问题,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有三个关键词,始终贯穿于总书记的“文艺观”之中。

  (一)大时代观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文艺把握时代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2019年,在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提出,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舞台无比广阔。

  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文艺如何引领时代风气、振奋民族精神?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指明方向——

  “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

  在当代中国文艺所处的新历史方位上,“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提法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为民族凝魂聚气,为时代凝心聚力。

  (二)人民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人民是文艺之母”;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

  ……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情之所牵、心之所系——

  谈方法,七年前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论主题,强调“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讲立场,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并重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才能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三)德艺双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艺界行风建设和文艺工作者的德行修养。

  五年前,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提出,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对文艺领域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提出要求——

  “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

  对提升文艺工作者的德行修养,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

  对文艺承担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

  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

  新时代中国文艺在不可逆转的复兴之路上,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以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王思北

  统筹:王宇、王绚、林晖

  视觉 | 编辑:杨文荣、唐兴、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TOP
上一篇: 学习进行时丨建成这个“第一家园”,习近平心心念念
下一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提出要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一观察 | 新征程上,总书记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
·习近平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
·2022服贸会闭幕 为世界经济
·热烈祝贺安徽省餐饮技术与管理研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
·习近平抵达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
·习近平回信勉励种粮大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最新信息 >>更多
2021/12/30
2023/03/07
2023/01/1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9/06
2022/08/31
2022/08/09
2022/07/01
民间艺人 >>更多
“亳州剪纸”  王炳华
“柴门大鼓”马云城
“东至花灯”李雨后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部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社科联安徽省管局
安徽餐饮网中国接待之友安徽省文联安徽新农村中国亳州网中国亳州之友网旅游政务网中国烹饪协会稻香楼

版权所有: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
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安徽科技大厦4楼 电话:0551-62623919 62670776
皖ICP备13015202号 邮箱:xiangtuwang@163.com 技术支持:数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