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为人生——记“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
邢春荣出生于中国宣纸之乡安徽泾县。中国宣纸集团总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73年,尚未高中毕业的邢春荣便被招进宣纸厂从事晒纸工,从此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晒纸是宣纸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也是最辛苦的工种,必须在高达40多度的高温下操作。其工艺是将捞好并挤压成厚纸板的宣纸一张张地揭开再通过高温炕焙烘干。湿纸贴须经抬、靠、烘、架、润、做、鞭、点、牵、折、刷、收、叠等工序,不仅耗费体力,而且必须具备细致的心、绣花的手。邢春荣在从事晒纸的十余年时间里,能吃苦,肯钻研,细体悟,很快就独当一面,并负起了师傅的责任。邢春荣平均每年培养出两名学徒工,刷新了宣纸传承培养徒弟的纪录。后来逐步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先后任晒纸车间工段长、车间副主任、主任,分厂副厂长、厂长,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职。
宣纸是传统手工艺产品,大部分工序必须依靠手工才能完成。自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也限制了宣纸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同时也是影响宣纸质量挖潜的瓶颈。担负管理责任的邢春荣率先提出在宣纸行业中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并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ISO14000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工作当作规范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与考核。将贯标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同步进行。提出了“工艺精湛、管理严格、产品一流、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明确了质量目标与环境目标。实施了管理流程再造,减少了中间环节,优化了管理程序和统一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宣纸生产中有很大一部分工序是依靠日晒、雨淋、露炼,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相当一部分环节依靠经验掌握,某些单一的产品操作要领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完全依靠个人的感悟和领会,依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在这样一个传统工艺模式下,抓局部的质量管理就不能一成不变地完全按照固有的模式去管理了。为此,邢春荣又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售出的每一道环节,都建起一套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收集站,将每位操作工的综合技术素质,生产环节中的环境、天气的变化等等信息都进行综合收集,建立信息库,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技术分析,迅速提出纠正与预防方案,进行整合,做到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使各项信息能有效地为宣纸的生产经营服务,以提高经营绩效。同时,为进一步将宣纸物化、理化指标进行量化,在邢春荣的亲自参与并推动下,宣纸行业标准QB/T3515-1999升格为GB18739-2002。
2006年,邢春荣主持挖掘宣纸的传统工艺,采用纯手工艺结合天然漂白、空气氧化等方法,充分剔除原材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含量,生产出比普通宣纸更具妙味的特种宣纸。邢春荣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发展,在其推动下,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于1997年、1999年先后推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宣纸,于2000年推出的超大规格宣纸——“二丈宣”、“丈八宣”,产品在走俏的同时还登录了同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纪念宣和“神龙祥云”、“千秋檀神”、“古艺宣”等古法宣纸在市场上深受欢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以邢春荣为主的技术开发战略,不仅使企业的技术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赋予了宣纸这中华民族特有的产品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2006年,邢春荣获得安徽省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